午休时间,一阵铃声将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理咨询科的郝文惊醒,“郝老师吗?倩倩学校的医务室老师又给我打电话了,说倩倩肚子疼,我看是这孩子又找借口不想上学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啊……”郝文想起那家长无助的眼神,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个性及应对方式的个案。
倩倩是个高挑、漂亮、聪明的初中生,但是又敌对、焦虑、抑郁并稍显冷漠,因为“叛逆,不想上学了”被带到心理咨询科。在咨询过程中,倩倩表示了对上学的彻底厌恶,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的班级管理、老师对同学的差别对待、体育课上的羞辱,这些都成为不去上学的“正当理由”。咨询师郝文知道这个孩子是畏难了,是退缩了,她只想逃离,来不及去顾忌后期一连串的问题。
在详细询问后,郝文发现倩倩的父母对她“无能为力”。妈妈性格软弱,爸爸性格急躁,孩子特别“怕”他。母女关系中有威胁、哄骗,父女关系中有粗暴、敌意,夫妻之间沟通不畅、责任推诿,不能相互包容支持。这三个人每个人都是委屈、愤懑的,孩子对家长彻底失望,甚至不允许咨询师郝文与他们单独交谈。
经过分析与引导,家长愿意听从咨询师的建议共同面对孩子的上学问题:
1.只要条件允许,共同负责孩子的接送问题,不能再推脱这是某一个人的责任。2.当孩子单独面对母亲时会耍赖、威胁,母亲不要轻易表露出动摇,不要用哄骗的方法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可以用比较中立的话语“我现在不能答应你”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3.不管出现任何情况,都不能再打孩子!事实证明,暴力更多地在表达你的情绪,而不是解决你的问题。4.积极主动地和班主任联系,而不是等老师“告状”,今天孩子上课怎样、情绪如何、有何差错、突发状况,都是家长每日的功课。5.孩子的畏难家长也有责任,我们需要帮助她度过难关,这样才能完善她的人格,更好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市八院)神志病科(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