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每伏第一天,影响不太大
“最好不要错过头伏,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机,药物通过穴位更易起效。但万一错过了,影响也不大。贴敷时间以入伏前一天、当天和第二天这三天为宜,成人每贴6-8小时,小孩每贴2-4小时足矣,并非贴得时间越长越好。”
有人担心错过入伏当天,贴敷效果或许会大打折扣。张英杰表示,最好不要错过头伏,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机,药物通过穴位更易起效。但万一错过了,影响也不大。贴敷时间以入伏前一天、当天和第二天这三天为宜。
同时,头伏贴完后,中伏和末伏也要再次贴敷,一般中间要隔10天,有时候中间还要贴一次加强伏。比如今年7月13日入伏,头伏是7月13日-7月22日;中伏是7月23日-8月1日;加强伏是8月2日-8月11日;末伏是8月12日-8月21日。“只要知道入伏时间,就比较好掌握做贴敷的时间了。”张英杰说。
当然,她还强调,不是做一次三伏贴就要贴在身上10天时间,这只是一个周期。一般成人每次贴6-8小时,小孩每次贴2-4小时足矣,并非贴得时间越长越好。“贴够时间后,把三伏贴轻轻撕下,清洗干净贴敷部位,如有水疱等疮伤,贴上创可贴保护好即可。也不影响正常洗澡、睡觉。”张英杰说。
说到三伏贴,就会有人对应想到冬天的“三九”,那时是不是也得集中治疗才管用?
张英杰表示,三伏和三九历来是中医最重视的两个节气。夏天温阳,冬天祛寒,三伏贴和三九贴相呼应,一个护生正气,一个防治外邪,形成一个良好循环。另外,大多数情况下,三伏贴是三年一个疗程,但也有很多人已经坚持四五年了,感受到疗效,愿意巩固下去。专家强调,冬病夏治需要一个连续性,如果第一年贴完了没有特别明显的感觉,也不要灰心,病去如抽丝,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中医多年调查,临床的有效率还是非常高的,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