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淄博晚报》六年中西结合发展路,百年医院换新颜——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八院)发展纪实 2012年12月26日
   发布时间:2012-12-28   点击:7142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从淄博铁路医院、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发展至今天,历经岁月风霜洗礼,几代人前赴后继,整体规模、院容院貌、医疗设备、技术水平、人才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从2006年至今,6年来,医院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创建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并在临床实践中全面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取得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新突破。

 

    风雨兼程百余载

1905年,由德国驻胶济铁路办事处设立铁路诊疗所。1914年,日本接管铁路诊疗所;1916年,更名“张店铁路医院”;1923年,北洋军阀政府接收张店铁路医院;1945年,国民政府接管直至新中国的成立;1986年,更名“淄博铁路医院”;2004年,由铁路编制环规淄博市政府管理,更名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2009年,被中华慈善总会命名为“中华慈善淄博医院”;2011年,挂牌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保留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淄博铁路医院原名称。

百余年的风雨兼程,在历史的丰碑上镌刻着医院一次次的成功和壮举。1919年,有了山东省第一台X光机;1971年,派3名医护人员援助非洲坦桑尼亚医疗;1972年,抢救辛大线76人食物中毒,无一人死亡;1976年,收治唐山大地震伤员54名;2008年,收治胶济铁路重大交通事故伤员62名,列收治伤员数量之首。

 

    中西结合铸品牌

2006年,院长段明福携新的领导班子上任,确定了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新开了医院发展的新篇章。6年以来,他们步履坚实的沿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挂牌了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壮大了中西医结合专科,引进培养了中西医结合人才。医院发展的实践证明了段明福当初战略思路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逐步打造了中医规范,西医领先,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完美诊疗为特色的强势品牌。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要求,提出了争创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医院发展的新格局。

医院明确中西医结合发展定位,积极开展临床业务工作。在加强各科室协作、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实现中西医结合医疗资源的优势互补。目前医院有一个国家级重点专科(神志科),一个省级重点专科创建单位(中西医结合妇科)、两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呼吸科、中西医结合脑病科),一个市级重点学科(超声诊断科),一个“中医治未病工程中心”(中医科)。依托中医科的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将中医传统诊疗优势渗透到各个临床专业科室。中西医结合呼吸科,开放床位40张,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诊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手段及中医制剂的应用,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脑病科,开放床位86张,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面肌痉挛治疗术等西医诊疗技术,利用中药制剂和针灸、推拿等中医手段,有效发挥了中医传统疗法优势。中医科,作为医院中西医结合建设的龙头科室,设有膏方门诊、治未病门诊、女性工作室等。采用中医系统“治未病”理念,建立了淄博市首家“中医查体”中心。开展了针刺、艾灸、推拿、拔罐、脐疗、耳穴疗法、刺络放血、刮痧、蜡疗、熏蒸、药浴等中医传统疗法。科主任、中医博士张英杰应用中医辨证加西医治疗,在老年病、女性更年期调理及不孕不育等特色疗法上,以其良好的疗效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中西医结合心理科(神志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十二五”重点专科。是曲阜师范大学 “心理专业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现开放床位56张,以心理咨询、中医理疗和西医治疗“三位一体” 的诊疗模式实现了中西医结合在心理疾患中的良好运用。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是中华慈善援助项目之一,采用肿瘤热疗系统、热化疗灌注机等“绿色诊疗”手段,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肿瘤的有效方法,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剂型的中药辩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泌尿外科结合中药溶石排石的综合治疗,使碎石率达88%;对膀胱功能异常的患者结合中医康复治疗,使症状缓解率达到82%;采用中医药、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肾绞痛,使排石率达到75%,症状缓解率达到80%康复医学科集现代化康复治疗与传统中医理疗、针灸、推拿、中药疗法于一体,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与康复医学的运动再学习的治疗观念相结合,积极探索出一条中西医结合的康复之路,年康复人次达到了15万余人次。从康复设施、规模、技术水平都走在了鲁中地区前列。

其他临床科室也积极开展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业务,内分泌科在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方面,消化内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心内科在治疗心衰及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方面,骨外科在治疗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等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显著地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管理创新提实力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医院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医疗管理体系,在加快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等方面,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使百年医院实现了精彩的战略谋变,一举突破原来的发展瓶颈,驶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2006年,市八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提出了适合医院发展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即“坚持小综合、大专科、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突出老年病、康复医学特色,实施高科技人才带动,做大亮点项目,做响慈善医院,在淄博乃至鲁中地区创出品牌,促进医院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如何落实好发展战略,他们提出“六实管理方针”:党政主要领导要出实招、分管领导要实抓、中层干部要实管、广大职工要实干、医院要见实效、百姓职工要得实惠。不仅要求着医院高层管理者的决策,同时也得到了全体医务人员的参与和支持。实招、实抓、实管、实干、实效、实惠,在“六实管理方针”的推动下,市八院运转如同一条奔腾的河流,层层决策如瀑布一般逐级从高处落到低处,流畅的执行力让这所百年老院活力四射。

按照国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标准,分层次、分档次,有针对性的组织西医学中医活动。对于具有西医执业医师资格的本科人员,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参加中医研究生在职教育,对全院所有在职医疗人员进行了中医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教育,到各大中医药院校有针对性的招聘中西医结合人才,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医药人才梯队。以中医药大讨论活动为契机,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中医文化、理论、技能的全面培训,开展了西医以《中医学》为教材,中医以《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伤寒论》为教材的中医、中药相关知识考核,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中西医结合水平。依托中医病房设立培训基地,对医护人员进行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中医技能的培训。在淄博市卫生局组织的中医护理技能比武中,取得了中医护理岗位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20108月,医院抓提前,早谋划,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正式着手创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成立等级评审办公室,下分行政管理组、医疗管理组、护理感控管理组、医技管理组、药事管理组、后勤保障管理组6个专业小组。按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细则,全面展开了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工作。

 

    文化熏陶育新风

107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医院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市八院高度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前瞻性的启动医院文化系统建设工程,不断赋予传统的医院文化以新的时代意义。凝练出““慈爱 奉献 和谐 创新”的医院精神和“百年医院 慈爱奉献”的服务理念。设计创作了院徽、院歌等。依托淄博市重点保护建筑——百年德式楼,建立了全市首家医院文化中心。开展儒家思想教育,指导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营造团结谦让的工作氛围。医院注重与员工思想沟通,注重凝聚人心,强调为每一个人创造最适宜的发展平台,让员工在实现自我发展中感受医院文化内涵;医院注重“感情投资”,给员工以家庭式的温暖,让员工在责任和尊重中感受医院文化,形成员工强烈的归属感和忠诚感,从而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医院倡导孝文化,为过生日的职工送蛋糕、送祝福、送时间回家感恩父母,全方位,多角度营造人文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全院上下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目前,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烙印已在市八院逐渐落地生根,并聚放成一种催人奋进的发展力,奏响着文化强院的最强音。医院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单位”、 “山东省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消费者满意单位”、“振兴淄博五一劳动奖状”称号,血液净化科被省卫生厅授予“两好一满意示范集体”称号,康复医学科被评为全市“两好一满意”十大质量品牌,心外科被市卫生局授予“全市服务品牌创建先进集体”称号。

关闭窗口

相关内容
《淄博日报》爱心潮涌汇成生命希望 …
《鲁中晨报》孩子患重病 白衣天使欲…
《山东医院报》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淄博晚报》13万捐款汇聚爱心暖流 …
《淄博晚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腹…
《齐鲁晚报》肾上腺上生肿瘤医院施术…
《山东医院报》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淄博日报》百年医院 智创新局——…
《淄博晚报》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淄博日报》百年医院 智创新局——…
  网站链接

地址:淄博市张店区金晶大道8号 邮编:255026

医院总值班:0533-2680009 急诊就医:0533-2582257

体检咨询:(周一到周六)2585917 导医咨询台:2582380

备案号:鲁ICP备20220257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