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0日讯(见习记者 樊伟宏 记者 焦健) 20日上午,由本报和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联合举办的“关爱好园丁留驻好师音”爱心公益行动暨爱牙日特别活动在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正式启动,这也是该活动在淄博市举办的第二站,此次活动除了为幼儿园老师检查咽喉外,还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检查了牙齿,45名教师和90余名幼儿园儿童参加了检查。
20日上午9点,由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李志林、口腔科主治医师刘存津带领的医疗团队一行五人,来到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为师生查体。两位医生对教师和儿童在耳鼻喉和口腔方面极易发生的病例和如何防护做了简单介绍,其间老师们也根据自己的得病经历向医生进行了咨询,场面十分热闹。
李医生介绍说,教育工作者是咽喉类疾病的高发人群,这与他们的环境、饮食和身体因素有关系。老师中常见的咽喉疾病有单纯性咽炎、肥厚性咽炎、干燥性咽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春季和秋季为高发季节,所以老师应该多吃水果和清淡的食品,多注意饮水,要注意避免感冒、劳累等多种因素,同时,如果患有肥厚性咽炎,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可以进行一些微创和局部雾化手法进行治疗。
刘医生对儿童牙齿问题做了介绍,儿童的牙齿问题一直是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很多家长只是在孩子身体出现异常问题后进行补救,而对于早期的防治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不只是儿童,有的成人在感觉牙齿不适时,一想到医生用器具治疗就会很抵触,其实这都是一些误区,现在的医学技术完全可以达到无痛治疗”。
随后,45名教师和90余名儿童接受了医生的检查。幼儿园园长罗梅表示,教师和儿童是两类特殊的群体,需要社会人士的关注和保护。“非常感谢医院和齐鲁晚报组织的这次活动,我们会及时地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幼儿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