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压力不断加大,以及日常饮食的不均衡,由脑部疾患如脑卒中(脑中风)等原因引起的偏瘫人数不断攀升。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脑卒中(脑中风)是常见病、多发病,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为特点,是第一位的致残因素。中国脑卒中发病率大约为2‰,高于欧美,与日本相近。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为150万,我国现存脑卒中患者约为600万~700万,约40%的患者会遗留有中度功能障碍,15%~30%的患者会留下严重的残疾。约70%~80%的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由于残疾而不能独立生活。
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在脑卒中存活的患者中,进行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存活患者恢复独立行走和自理生活,可使30%的患者恢复原来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地只有6%和5%。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脑中风康复治疗的黄金时间是什么时候?一直是困绕临床医生和患者家属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献中关于脑卒中早期开始时间的研究较少,界定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对脑卒中最佳康复时机的选择存在争议。以往根据WHO提出的标准,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以后开始介入康复治疗。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提示,在脑卒中后2周内开始康复,可以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脑卒中病人,当时病人半身一点儿都不能动,发病后第六天,我就给予了他康复指导,经过一对一的的康复训练,1年多后,病人不但站了起来,还可以自己走路了。
在发达国家,急性脑血管病的三级康复治疗已成为脑血管病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规范化的康复治疗对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级康复是指患者早期在医院急诊室或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多在发病后14天以内开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急性期治疗规范按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提出的治疗指南进行。在急性期最重要的是预防再发脑卒中和并发症,鼓励患者重新开始自理活动,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精神支持。二级康复一般在康复中心和综合医院中的康复医学科进行。由康复医生及其康复小组综合患者的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并开始实施治疗。三级康复主要是指患者功能恢复达到平台期,可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宣教,使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常规的锻炼以维持功能;如果患者功能仍有改善的空间,建议重新评价患者的功能,制订新的康复计划并继续康复治疗。
因此,建议脑卒中患者尽早接受全面的康复治疗,在病情稳定后即可介入康复评价和康复护理措施,以期获得最佳的功能水平,减少并发症。
名医档案:高亮,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从事神经内科和康复医学专业工作20余年,现任市八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会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淄博市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擅长偏头痛,脑血管病,运动损伤后康复,肌肉疾病等诊治,尤其对脑卒中后的偏瘫康复有较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