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 2008年12月22日,继成功实施我省第一例治疗脑中风手术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再次成功实施5例,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一年内开展了两种国内外先进的手术,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业内人士惊呼:百年医院重点在高科技上突破,其发展前景令人瞩目。该院院长段明福则十分冷静:“这是贯彻市委引智借智战略的结果。通过外来人才资源与自有人才资源的深度结合,可以形成特色专科优势,进而形成专业性的区域治疗中心,造福淄博百姓。”
作为一家具有100年历史的市级医院,要不要发展高技术项目一度成为院内争论的焦点。争论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伴随高技术而来的高风险让人望而生畏,大多数医院被迫采取了“避高就低”策略。如何破解这个焦点问题?市八院领导班子几经讨论最终形成了明确的解决思路:确立百年医院优势关键在于要有高科技的特色项目支撑。而保证高科技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人才和技术。通过引进国内外权威医疗专家和尖端技术项目,再加上自有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技术项目完全可以在地方医院取得成功,而且发展成为医院的常规项目。
从“一老一小”两个项目入手,显示了市八院高科技发展战略的前瞻和务实。“一老”是指老年病。伴随老年社会的到来,老年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老年病又以脑中风危害最大最普遍。2007年11月,八院与卫生部中美脑中风防治协作组真诚沟通,达成了在八院共建脑中风防治山东基地的共识。以防治组中方组长张勤奕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多次带领包括在国内享有盛名的顼志敏、张茁等专家来到八院,传授技术,培训人才。2008年11月23日,市八院脑中风医疗小组在专家团队的支持下,成功为一名82岁的脑中风瘫痪老人实施了手术,让其重新站立起来,并且自主行走、言语清晰,连多年的耳聋也因为手术得到了治愈,创造了医疗界奇迹。“一小”是指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过去由于我市医院开展手术不成熟,患者不得不选择市外就医,不仅花销大,而且造成很大的不便。八院的决心赢得了国内心脏外科权威陈忠堂教授的肯定,双方开始了深度合作。陈教授是我省2006年度“慈善之星”,曾经成功设计和实施了我省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在陈教授及手术团队“一对一”的带教下,八院组成了由10余名精干医务人员组成的手术小组。2008年8月,八院为我市的4位患儿成功实施了手术,12月22日又有5名患儿手术成功,至此这一高难度的手术在八院成为常规医疗项目。
借智形成特色优势,借势打开发展空间。通过与国内权威专家的深度沟通协作,市八院正在成为手术治疗脑中风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区域治疗中心,以两大手术项目为依托的老年病及外科建设成绩喜人。他们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老年优质科,兼顾老年人专业医疗和生活养老两种职能,投资100余万元建立了设施和技术一流的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使老年病防治、康复和老年人养老形成了完整的服务链条。外科门诊住院量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医院的整体技术水平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