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动态 -> 正文
大写超越之路——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创新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5-01-15   点击:6820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这是一家深深镌刻着超越基因的医院。

  从艰难求存的筚路蓝缕到建章立制的创业艰辛,从默默无闻的铁路医院到名震齐鲁的慈善医院,从一度面临的发展窘境到顺利荣膺三甲医院,短短8年间,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实现了一次次超越。

  这是一家求新求变永不止步的医院。

  跃上三甲新平台之后,他们百尺竿头,行更向高处,特色发展,内涵挖潜,寻求突破,强大发展。从顺利通过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评审到加入山东省首个中医大型医疗集团,再到荣膺省级中医药保健中心,他们在担当中再跃新高。

  澎湃医改大潮中,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写着属于自己的超越之路。

创新发展路径

  从一所铁路部门改制到地方、一度陷入发展窘境的百年医院,到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特色发展”是引领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市八院)跨越式发展的最精髓元素之一。

  跃上三甲平台后,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特色之道”焕发出新的光彩。医院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达到64种,打造国医堂,成立中医专家工作室,彰显国粹精华。心外科开展高难度心脏手术达到市内最多,成为我市心脏手术的第一品牌。神志病科强上加强,在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的基础上,加强质量内涵建设,诊疗技术与国际接轨。

  血管外科自主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填补了我市在脑中风防治技术上的空白,手术指标和安全性均达到国际标准。与卫生部脑中风防治协作组、中国武警总院建立的合作联盟稳步发展,我市脑卒中患者的筛查与防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成立介入中心,由介入技术辐射骨科、肿瘤、心脏等学科,带动多学科呈网状加速发展态势。

  在“特色”已成为医院发展的制胜利器时,内涵挖潜成为医院科学谋划、强大发展的另一亮点。

  三甲之后,医院在人力、管理、技术、设备、规模、服务等方面全面挖潜,用活资源,激发内生活力。

  深度挖潜,提升服务能力。面对医院业务用房紧张的现状,医院深度挖潜,在院内调整改造,扩大业务用房面积1000余平方米,打破瓶颈,提升了服务能力。利用百年建筑德式楼打造国医堂,除院内中医专家外,还将邀请省内乃至全国各地中医专家坐诊,形成四级联网式的国医品牌优势,有着110年历史的德式楼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强化内涵,推动技术精进。建立独立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结合介入,外科、内科、化疗等中西医结合特色疗法,打造全国特色肿瘤中心。挖潜鲁中地区最大血透中心,引进设备,扩大规模,延长血透前后服务链,打造中西医结合肾病中心。依托“大康复理念”,打造康复专科医院。发挥超声诊断科我市超声领域唯一重点专科和名科的制高点优势,充分发挥中华医学会淄博市超声学会和淄博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作用,临床与科研、学术与质控融合相长。脑病科、肺病科、康复科、肛肠科发挥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优势,中西医并重,精益求精,走中西医融合之路,成效卓著。

  中医规范、西医领先的中西医结合完美诊疗品牌,在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日益生辉。

  从特色发展到内涵挖潜,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这种创新与探索已经成为流淌在血液里的一种基因,驱动着医院成功实现一次次跨越。

  2014年5月,医院顺利通过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评审。

  2014年9月,医院加入山东省首个中医大型医疗集团——山东中医药大学集团。

  2014年11月,医院顺利通过评审验收,成为经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的省级中医药保健中心。

  ……

  “成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为医院临床、科研、教学的循环上升创造了一个良好平台。加入山东中医药大学医疗集团,则意味着医院可以依托山东省中医药院大学及其直属附属医院在全省中医药领域的龙头地位,深化机制,抱团发展,优势互补,不断放大合作效应。而省级中医药保健中心顺利通过验收,则标志着医院在中西医结合道路上的又一次跨越。”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段明福告诉记者,把握机遇,特色发展,是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跃升三甲之源;寻求突破,强大发展,则是医院三甲之后的医海再跃。

深耕“六实”管理

  管理水平无疑是影响一所医院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党政主要领导要出“实招”;分管领导要“实抓”;中层干部要“实管”;全院职工要“实干”;医院要见“实效”;职工百姓要得“实惠”——看似简单六个“实”字,不仅奠定了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8年来跨越发展的管理之基,更是医院三甲之后开启新征程的坚实支点。

  实招、实抓、实管、实干、实效、实惠——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六实”管理,纵向深入医院管理的各个层面,量化赋权,责权明晰,运转顺畅,走活上下“一盘棋”。

  从特色破局到五大国家级项目,从高科技品牌到慈善品牌,从二级医院到三甲医院……就像钢加入了异质元素后分子结构会变得更强,以“六实”为管理之基,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管理也因此具有了大大不同于一般医院的刚度、强度和韧度。

  三甲之后,以“六实”管理为支点,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实招”频出:对内,打造国医堂、构建中西医结合肾病中心、成立介入中心、建立内科肿瘤中心等,坚定不移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对外,挂牌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加入山东中医药大学医疗集团,争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探索发展新路径。“六实管理”辉映的,是打造省内一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宏大格局。

  “成功晋级三甲让医院拥有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但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我们如果与时俱进,将会前景广阔美好,如果驻足不前,将会前功尽弃,甚至倒退。”基于富于远见的清醒认识,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加深入细致的打造精细化管理平台。

  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同行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管理者们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二次创新。对管理绩效考核进行调整完善,建立以工作量为基础的综合目标绩效管理体系。以医院发展目标为导向,以不同岗位部门的工作量核算为基础,以质量控制为重点,以岗位风险责任为尺度,以综合评价为手段,既激励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又充分考虑公立医院公益性这一立院之本,力求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平衡。

  同时,实行“大监督”机制,专门成立了医院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分设机关效能、临床科教、后勤社区、门诊药械、医保信息工会五个专业组。每月按照《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由各专业组对分管主体范围内进行严格考核后,兑现绩效工资并定期研究解决问题。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细化管理手段与“六实”管理理念的交汇融合,助力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再升级——

  以“六实”管理为支点,严格落实“1231”工作思路。突出“内涵效益”这一主题,依托“巩固三甲成果、学科项目带动”两个抓手,落实“提高效率、持续改进、标准管理”三项措施。落实内外结合十二大原则:对外争取政策、抢抓机遇、寻求突破、膨胀发展;对内挖潜改造、优化资源、完善制度、激活人力、顶层设计、严格考核、扬长补短,最终落实到医院“强大发展”这一发展构架上。

  创新管理力,澎湃发展力。据统计,2014年,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要指标均实现快速增长,呈现了“两增一降”的良好局面,全院实现收入同比增长36.7%,床位使用率97.7%,药占比下降至35%,患者满意率达到99.36%。

打造人才高地

  2014年8月30日,一位80岁的老人躺在了的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外科大夫李磊的手术台上。老人右颈内动脉里的斑块,已经堵住了90%的血管,好比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流入脑血管,导致脑中风。这台难度极高的手术,在短短60分钟后完美收官。

  李磊是在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战略下培养起来的人才之一。2011年,李磊作为中美脑中风协作组中方组成员,被医院派往北京安贞医院,跟随中美脑中风协作组中方组组长张勤奕教授学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又赴美国盐湖城IMC医疗中心学习,师从于中美脑中风协作组美方组组长道格拉斯博士。2013年回国后随即开展CEA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我市最早开展CEA手术,并且完成病例数最多的医院,手术指标和安全性均达到国际标准。

  国际视野培养人才、不求所有引智借智、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是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一以贯之的人才战略。三甲之后,医院尝试以人才工作突破点,探索建立培养自有人才与引智借智相结合的多元化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全力熔炼高素质、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专业人才97名,为加强医院的专科建设和后备人才队伍打好了基础。通过开展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竞聘工作、完善激励政策等措施,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在全院营造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搭建充满活力的科研平台,保障医院梯级人才发展。三甲之后,医院坚守“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独辟蹊径,积极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科研创新上的引领优势,搭建充满活力的科研平台。作为全市卫生系统唯一一家单位入选我市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段明福劳模创新工作室”突破了“单兵作战”的局限,让“劳模”称号不再是“个人光环”,变成了医院的“创新孵化器”,一批精尖专业人才相继脱颖而出,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计划今年完成科研鉴定项目6个,申报市级项目4个,申报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2个,立项1个。审批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8项。

  集聚精尖人才,打造人才高地。瞄准介入、肿瘤、中医、血透、康复等重点专科建设方向,千方百计引进实用型人才为我所用。2014年10月17日,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介入科成功开展了肝癌介入治疗技术,随后又接连开展了多例臭氧髓核消融术根治椎间盘突出症,以创伤小、效果好的介入治疗效果受到了病人的好评。

  2014年11月2日,淄博市超声诊断专业质控中心挂靠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成立。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淄博市超声学会主任委员、超声医学专家段明福当选质控中心主任。真正实现了全市超声医学学术、科研、质控相互融合,打造了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和广度的团队。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职务花落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从一个侧面印证着医院老中青相结合三层人才梯队建设已经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人才的能量在这里集聚、裂变,大写着医院的发展之路。

公益惠泽民生

   “甜甜,再来一次。”“甜甜,好样的!”2014年11月20日,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洪沟分院康复训练大厅,康复治疗师正在帮助贫困脑瘫儿甜甜做行走训练。从一开始的站不稳,到可以独立站立1秒钟、5秒钟……经过1年多系统的康复训练,5岁的甜甜现在已经能够扶着人行走。

  女儿的每一点进步,都让甜甜妈妈欣喜万分。她感叹,“多亏残联和医院的资助,有了这1万元康复补助,才让甜甜有机会来做康复训练!”甜甜出生不久被确诊为脑瘫,医生建议长期康复治疗。尽管家庭贫困,但父母还是为甜甜治病竭尽所能,四处奔波,2年多后,再也无法负担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陷入绝望。听说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脑瘫儿童救助,父母好似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线希望,马上给甜甜报了名。在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中心,甜甜获得了新生。

  甜甜只是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搭建平台、扶危助困的受益者之一。作为我市唯一一家仅用7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二甲到三甲跨越的医院,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始终没有忘记的是——担当大型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

  医院始终倡导集惠民、救助、创新、发展于一体综合的“大慈善”模式和“高科技诠释新慈善”理念,依托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残联、工会等组织,通过实施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残疾人康复训练、脑瘫儿童救助、工会爱心医院等救助项目,先后配套投入6000余万元,累计救助各类人群达10余万人次,救助总额达到了3000余万元。

  在开展救助活动的基础上,医院今年又建立了助困救治服务平台,由专人负责社会政策资助工作,拓展了省内异地病人的定额资助,着力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让医学充满人的温度。

  “大慈善”模式和“高科技诠释新慈善”理念的彰显,在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部形成了群策群力做公益的良好态势和氛围,各科室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的优势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心公益活动。

  心脏外科中心设立“心生基金”,用于贫困先心病患儿住院期间的生活补助。神志病科(心理科)发挥专业设备和人才优势,成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者服务队,通过网络、电话、现场授课等形式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医院承担全市造血干细胞采集任务,发动医务人员积极参与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被《中国红十字报》报道表扬;党员、团员到文昌湖参加淄博市绿丝带公益植树;作为省级文明单位,与张店区杏园街道商家村结成共建对子,捐赠助推乡村文明行动资金1万元,用于乡村文明行动环境形象设施的改善。医院团委结对帮扶博山区池上镇李家学校留守儿童,为孩子们送去贴心关爱。

  “大慈善”模式、“高科技诠释新慈善”理念、3000余万元救助总额、10余万人次受益人群……简单数字背后见证的是爱心、是责任,更是一所公立医院的时代担当。

力开品牌新局

  2014年11月17日,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护士向往常一样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在病床间忙碌、穿梭。张店贫困尿毒症患者老李躺在病床上进行血透,老李告诉记者,原来光一年血透的费用就要将近10万元,如今在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透有救助,算下来一年自己才承担5000元左右,从10万元到5000元,对一个贫困家庭而言,这何止是省去了高额医疗费,更让他们全家因此有了生的希望。“活得轻松多了,又有了希望。”老李的嘴角露出了笑容。

  老李是医院打造慈善品牌的受益者之一。近年来,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倡导“大慈善”、“高科技诠释新慈善”理念,依托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残联、工会等组织,先后实施了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残疾人康复训练、脑瘫儿童救助、工会爱心医院等救助项目,慈善品牌深入人心。其中,“爱心血透 真情100”救助贫困尿毒症患者活动,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荣获全国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山东省两好一满意示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先心病爱心救助团队荣获感动淄博人物称号。

  与慈善品牌交相辉映的,是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响当当的三甲品牌。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跻身三甲为契机,深化三甲内涵,下功夫创新医疗技术,以精诚仁术锻造优质三甲品牌。

  肝癌介入治疗技术、骨科介入技术、血管介入技术、微创腔镜技术、颈椎管内神经鞘膜瘤切除术、微创经皮肾镜清石碎石术、高难度心脏病手术、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督灸治疗强制性脊柱炎……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相继涌现,一批有特色的新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更多健康福音,为医院的强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然而,对勇于超越的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来说,品牌的征途,远不止于此。

  “从建院历史上来看,2015年是医院建院110周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打造‘中西医结合的110’效应。”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段明福解释说,所谓“中西医结合的110”效应,是希望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品牌像深入人心的110救人于危难一样广为人知,让医院成为淄博百姓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保健、养生、看病的第一选择。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一个医院品牌的建立,必须经过长期努力。作为一名医院管理专家,段明福深谙其中的科学规律,并不急于求成。2014年,医院持续提升三甲工作标准,不断加强标准化管理和科室内涵建设,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在完善专项治理长效机制上求突破,在狠抓工作落实上下功夫,为打造“中西医结合的110”效应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对于已经到来的2015年,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段明福成竹在胸。“在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领导关怀下,经过医院几代人的努力,历经了前八年的生存、吃饭、创业三大阶段,实施了改名称、上三级、创三甲三大战略,至此,医院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下一步,我们将打响一场‘要我起’的新战役(2015年至2017年),最终目标定位在‘强大发展’上。为此,我们要奋斗三年,跨越三大步,实现‘完美十个字’——生存、吃饭、创业、强大、发展。”

  为此,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将2015年定位“品牌提升年”——巩固提升“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品牌。

  这一年,医院将致力于完成六大任务:营造中西医结合110效应;建设中西医结合综合大楼;成立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争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中西医结合医疗集团;打造省内一流国医堂。努力实现六大提升:提升管理运营,提升形象环境,提升技术学术,提升科研教学,提升文化素养;提升综合实力,为最终实现强大发展夯实基础。

目前中西医结合综合大楼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正在积极筹建中。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8000余平方米,计划设置床位400余张,预计于2015年底交付投入使用。可有效缓解医院病房紧张问题,为医院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秉承超越基因的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甲之后,行向更高处,再开新局。

  新局背后闪耀的,是这所百年医院的宏大格局与远大雄心,是敢为天下先的胆识与勇气,更是每一天脚踏实地的辛勤躬耕、医疗惠民。

  医者长途,大写超越。


 

关闭窗口

相关内容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极参与全市“生命…
不孕不育、优生优育有福音啦!权威生…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新员工培训
倡议书——积极投身“929世界步行日…
一封来自ICU的感谢信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全市新生儿窒息复…
市纪委派驻第八纪检组到市中西医结合…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到市检察院接受廉政…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办工伤、生育保险…
  网站链接

地址:淄博市张店区金晶大道8号 邮编:255026

医院总值班:0533-2680009 急诊就医:0533-2582257

体检咨询:(周一到周六)2585917 导医咨询台:2582380

备案号:鲁ICP备20220257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