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下脂肪垫损伤
一、定义
髌下脂肪垫损伤是由于膝关节过伸、旋转外力损伤或退变等原因,导致脂肪垫组织异常,引起膝关节前部疼痛,膝关节过伸痛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膝部伤病。
多由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所致,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脂肪垫的无茵性炎症及组织变性,故又称为髌下脂肪垫炎。
二、生理解剖
髌下脂肪垫呈三角形,位于核腔的深面,填充于髌骨,股骨髁下部,胫骨上缘的缝隙之间。脂肪垫的中央厚,向两侧伸展并逐渐变薄,两侧边缘约超过髌骨之外1cm。脂肪垫上面凹与半月板相连,下面平坦附着于胫骨,有一部分覆盖于半月板的前角。
脂肪垫具有填充关节间隙、润滑关节、加强膝关节的稳定,与半月板一起协调膝部运动的作用。正常膝关节在运动时,由于髌下脂肪垫的前部附着于股骨下方及髌骨的后方,所以可以随髌骨和股骨的运动而向上移动,这样就避免了在膝关节屈伸时,把髌下脂肪垫挤入关节面内的可能性。
三、病因病机
1.急性外伤:剧烈的膝关节伸直与旋转运动、或跳跃膝盖触地,使保护关节的髌下脂肪垫急性扭转而肿胀出血。如处理不当,则血肿机化,导致组织肥厚和变性,甚至出现钙化,并可形成脂肪垫与周围组织的粘连。
2.慢性劳损:膝关节频繁活动及挫、碰、扭等损伤,引起脂肪垫组织水肿、充血等慢性炎症反应,继则肥厚变性、组织粘连。当脂肪垫肥厚时,久之出现脂肪纤维间质增多、脂肪变性等慢性创伤性炎症变化,可侵入关节间隙,使脂肪垫减少摩擦作用的功能下降,引起膝内紊乱,或脂肪垫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引起膝关节的功能障碍。
四、临床症状
1.疼痛 膝前部疼痛或膝部酸痛、乏力,晨起明显,膝过伸时疼痛加重。
2.活动障碍 患者不敢伸膝行走,下楼时疼痛加重,膝前方疼痛可向后放射,引起腘窝不适应或酸痛、小腿肚酸痛、跟腱痛等。
3.关节交锁 脂肪垫被嵌入股胫关节面之间时,产生交锁,膝部疼痛剧烈。
4.特殊姿势 严重者,膝关节不能伸直,足尖外撇,行走时足底外侧着地,跛行。
五、体格检查
1.压痛 髌下脂肪垫部位压痛,髌骨下缘髌腱上端后方压痛明显。
2.关节变形 膝眼饱满,膝关节松弛,大腿前侧肌肉(股四头肌)萎缩,肌张力减退。
3.膝过伸试验阳性 伸膝挤压试验阳性。
六、辅助检查
MRI可提示脂肪垫组织增厚。
七、诊断要点
1.膝前部疼痛,伸膝明显,下楼梯加重。
2.膝眼处髌下脂肪垫压痛明显。
3.膝过伸试验阳性,伸膝挤压试验阳性。
八、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临床检查可明确诊断,急性期脂肪垫嵌顿应与半月板交锁相鉴别。
九、分型分期
1.急性期:急性起病,疼痛明显,伸膝痛甚,下楼梯困难,部分患者脂肪垫嵌顿。
2.迁延期:慢性疼痛,劳累加重,下楼梯明显,休息可以缓解。
十、治疗方案
1针灸治疗
(1)体针:
取穴:以髌骨周围穴位为主,取犊鼻(外膝眼)、内膝眼、鹤顶、阿是穴(内膝眼与外膝眼连线中点直下髌骨下缘处)。
电针:进针后针尖均刺向髌下脂肪垫,得气后平补平泻,使患者感到髌下有明显酸困胀感后留针,以疏密波刺激,时间为20分钟。
温针:进针得气后(进针方法同上),于针尾加艾柱点燃,时间约20分钟。
(2)火针:取穴以髌骨下阿是穴为主。火针烧至红中透白时,快速斜向上刺入至髌骨下,并迅速出针,针刺深度为1寸左右,不能刺入关节腔内。出针后,迅速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眼片刻,并以止血贴覆盖针孔,并嘱患者48小时内针孔勿沾水。
(3)小针刀治疗:饱满并且压痛明显的膝眼部位进行小针刀松解粘连、减压治疗。
(4)理疗:电脑中频、疼痛治疗仪、中药定向透药治疗仪等。
(5)灸法:雷火灸、艾箱灸等
(6)中药外敷及蜡疗等
(7)手法治疗:滚大腿部股四头肌,拿、揉肌腱,点按、拇指弹拨髌骨周围、股四头肌腱附着点和髌韧带;手掌心吸住髌骨“揉髌”,双手拇、食指分别拿住髌骨上、下缘相互用力上下“推髌”,单手五指相向用力拿住髌骨的双侧左右“拿髌”;点按梁丘、鹤顶、血海、膝眼、阳陵泉等;腘窝垫脚枕让膝关节处于半屈位,拇指按揉膝眼;一手扶压髌骨表面,一手握踝作膝关节旋转、弹拨。
2.手术适应症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疼痛反复发作的严重病人施行髌下脂肪垫切痕松解术。
十一、总结:
本病为膝关节退变的早期阶段,多发于30岁以上,经常爬山、下蹲或步行等膝关节运动较多的人,易发生本病,女性多于男性。保守治疗效果一般理想,同时要做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有助于本病的康复。当膝关节出现半月板的损伤退变或骨质增生时,即使脂肪垫已经增生,根据宜重不宜轻的原则,不宜再诊断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