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是农历的立夏节气,天气也随着立夏而开始变热,终于让憋了一冬春的人们脱下了厚厚的外套,迅速换上了漂亮的衣裙,准备在这明媚的夏日里尽展风采。可是由于刚刚入夏,昼夜温差特别大,许多人则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感冒、拉肚子接踵而至。专家提醒,在春夏交替的日子里尤其要做好各项疾病预防措施。
此外,今年夏天许多市民准备到上海看世博,由于世博园区大、露天的地方多,再加上气温比较高,因此临行前一定要做好防暑的准备功课。
感冒肠胃病增多
5月10日,记者从淄博市各大医院了解到,天气突然变热,到医院急诊科就诊的病人急增,特别是患呼吸道疾病、胃病的市民更是不少。专家表示,五一小长假期间,不少市民饮食没有节制、休息缺少规律以及昼夜温差较大,多种因素导致感冒、拉肚子等一系列症状发生。“我们一家三口全都感冒了,现在正跟孩子在医院打针呢。”记者的朋友马先生表示,五一期间气温上升,他一家三口被“热”感冒了,喷嚏、咳嗽不断,大人还能忍受,不到两岁的宝宝却难以忍受了,只好到医院打针。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的专家指出,近期天气突然热了起来,这时极易伤风感冒。因为气温突然升高,人们防寒的衣物还没有来得及脱,再加上活动增多,容易出汗,突然减衣就会造成闭汗,从而出现鼻塞、喉咙痛、低烧、流泪等症状。专家认为,湿热时节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旺盛时期,病毒细菌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造成口腔、上呼吸道的炎症,使人患上疾病。
除此之外,天气一热,急诊科里的腹泻病人也明显增多了。据介绍,这些病人一般都是吃了不卫生的食物或是冷热交替着进食所致。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内科高主任指出,气温升高,细菌繁殖进入活跃期,是胃肠道疾病高发期,要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她建议,现在正是消化道脆弱的季节,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饭菜烧熟煮透,现烧现吃,隔顿的菜要回锅,生熟分开,不吃不洁生食、水果、水产品等。“病从口入”这关把住了,肠胃就有了基本保障。
专家建议市民,天气多变时节,疾病要重在预防,尤其是身体抵抗力比较弱的老人和孩子,一是要加强自身保健,尽量避免到人多、空气混浊的公共场所活动;二是注意饮食一定要清淡、易消化,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少食肉类、鱼、虾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青菜、水果,忌食生、冷食物;三是衣服增减要适度,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
夏天最好早出门
除了多喝些汤汤水水防暑祛湿补充体液之外,对于稍微动一动就汗流浃背的人群,专家提醒应适当调整起居运动习惯。因为中医认为“汗为心液”,出汗太多易造成气阴两伤。建议夏天最好早点起床,趁气温仍不高时出门办事。而做运动更宜选在早晚阳光不太强烈时,年轻人每天剧烈运动个把小时就够了,老年人则不要超过半小时,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长期气阴两亏更伤身。
慢阻肺患者要小心
春夏交替季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的发病频率也会增多,常见的症状是反复慢性咳嗽、气短或呼吸困难。春夏交替时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影响支气管功能,容易发生慢阻肺或引起复发。为此,淄博市第八医院的中医博士张英杰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一些预防的方法:
首先是饮食上进行调节。春夏交替,日常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少食肉食及含脂肪较多的食物,忌食辛辣,戒烟酒。蔬果以胡萝卜、西红柿、丝瓜、藕、竹笋、梨、苹果等为主。
再就是慢支、肺气肿病人在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注意环境卫生,加强劳动保护,消除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对缓解期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预防复发。
也可以进行中医调理:慢性阻塞性肺病在中医属“冬病”,根据“冬病夏治”的原则,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应在夏季就开始应用扶正固本的方案,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