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我是来自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的毕秋娥。很高兴能在今天这个隆重的报告会上向党组织和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朋友们汇报一下我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我汇报的题目叫做《生命接力99天》。
我97年毕业后,在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工作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组织的培养、工作的磨砺将我打造成了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医院“慈爱奉献”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让我在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还力所能及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2010年3月,在市红十字会组织的一次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公益活动中,我和爱人同时留下了各自的血样,成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一员,血样被存入中华骨髓库。
2012年初,我接到了淄博市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说我的造血干细胞留样与安徽的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当时,我百感交集,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知道,迄今为止,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率非常低,仅为几十万分之一。这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光荣的事啊!当工作人员问我是否同意捐赠时,我毫不犹豫地承诺:“我是医生,没问题!”
当我爱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嘴里一直自言自语的说:“为什么配型成功的不是我呢!”听了后我心里酸酸的。爱人单位效益不好,已经下岗待业好几年了,虽然他也千方百计养家糊口,可也只是杯水车薪,家里主要还是靠我微薄的工资收入来支撑。再看看我年幼的儿子,今年刚刚5岁,一直由我带大,从出生就没离开过我。我要到济南去捐献造血干细胞,一去就是七八天,留下这爷俩在家没人照顾,我打心眼里真是舍不得。说真的,我当时也曾有过一丝的犹豫。然而,我毕竟是个受组织教育多年的医务工作者,我明白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与挽救一条年轻的生命相比,家庭的一时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对我们这些当医生的人来说:生命比天还大呀!我安慰爱人说:“你辛苦几天照顾好孩子,能救人一命也值得啊”。深明大义的爱人默默点了点头,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从一起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开始,爱人一直默默的支持、鼓励我,是我最坚强的精神支柱。他的拥抱更加坚定了我去捐献的决心。
5月3日早上,5岁的儿子含泪和我挥手再见。带着无数人的爱心和期盼,我赶赴到省千佛山医院。那是我和儿子第一次将要分开那么久。到济南的第一天晚上,我在电话里跟儿子说,妈妈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不认识的叔叔病了,这个世上只有妈妈能救她,你说妈妈应该救叔叔吗?”听到电话那端儿子稚嫩的回答“应该!妈妈真棒”,但小家伙犹豫了一会,忽然很悲伤的问我“妈妈你去救人会死吗?”瞬间,我泪流满面。
为了不让父母担忧,我去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一直没有告诉他们。当从电视上看到我要去捐献的消息后,他们不顾年迈多病,当天就赶到了济南,坚决反对我捐献。两位老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在他们的印象中捐献造血干细胞是要抽骨髓,是会影响健康的。三年前我的亲弟弟因为交通事故意外离去,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我成了他们二老唯一的精神寄托和依靠。识字不多的两位老人询问了他们所能认识的所有学医的人,仔细询问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到底有没有损害。医院领导也帮我一起劝说宽慰他们,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特别是当他们真正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能救活一条年轻的生命时,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父亲对我说:“闺女,别怪爹娘的自私,天下父母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现在我们想通了,你做的是救人一命的大善事,爹娘一百个同意!”。
5月4日,我开始注射动员剂。连续4天的注射并没有引起我身体太多的不适,偶尔的腰部酸胀,我咬咬牙也都忍过去了。
5月8日,就要进行最终的采集了。采集前,省红十字会领导将编号为2775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和奖章放在了我的床头。作为全国第277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我的自豪感再次油然而生。躺在床上,两根导管将我的左右胳膊与血液分离机相连,一根导出、一根回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方式,就像输血一样简单,完全没有人们印象中“抽骨髓”的痛苦。将近9个小时的采集,总共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84ml。
当采集完成,看着一袋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拿出来的时候,我忍不住有些哽咽了,这里面不仅仅是从我的血液中一点点分离出来的健康的造血干细胞,还有无数人的爱心和期盼,更多的是带给那位生命垂危的年轻人活下去的希望。作为医务工作者,我能懂得生命的宝贵和脆弱。我能掂得出这袋温暖的血浆所包含的生命的重量。我庆幸可以用自己的血液去救活一个生命,拯救一个家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兑现了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崇高誓言。
我的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支持。医院专门派人、派车照顾我的生活起居,院长还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亲自赶赴济南探望我。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在我捐献结束回家后,我们市卫生局的张局长代表局党委来看望我,关心的询问我的身体情况,并将优秀志愿者的证书交到了我手里,这里面包含的党和政府对一位年轻医务工作者由衷的关怀和鼓励!
亲爱的朋友们,从采集血样到捐献造血干细胞,一共只有99天。这99天重新塑造了我的生命,让我懂得了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就是进行永远没有止境的生命接力,让更多的人获得生命的原动力。我只不过做了一件所有医务工作者都会去做的事情。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巨大的荣誉。我将把这份荣誉化作力量,在淄博医疗事业的滚滚大潮中做好每一次生命的接力,传递每一份生命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