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惠民专栏 >> 保健常识 -> 正文
浅谈儿童心理卫生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3-04-07   点击:8763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如何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是家长们很困惑的事情,我们可以按照小儿中枢神经生理功能发育特点进行正确指导、教养,使小儿具有乐观、豁达、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和适应社会的良好素质。

       1.习惯的培养

    1)睡眠习惯:居室光线要柔和,睡前避免过度兴奋,婴儿应有自己的固定位置的床位,使睡眠环境稳定。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固定睡眠时间,固定催眠曲,规律睡眠。

    2)进食习惯:a.3~4个月逐渐停止夜间哺乳。b.4~6个月添加辅食,训练用勺进食,7~8月用杯喝水、喝奶,以促进吞咽、咀嚼及口腔协调动作的发育。c.9~10月训练孩子自己抓取食物的能力,尽早让小儿学习自己用勺进食,促进眼、手协调动作,并有益于手指肌肉发育,同时也使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发展。

    3)排便习惯:婴儿大便次数逐渐减少到每日1~2次时,便可开始训练坐便盆、定时排大便。

    4)卫生习惯:婴儿期就应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洗澡、勤换衣裤,用尿布保护会阴皮肤清洁,不随地大小便。2~3岁以后培养小儿自己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2.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1)独立能力: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婴幼儿的独立能力,如自行进食、控制二便、独自睡觉、自己穿鞋等,年长儿则应培养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控制情绪: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与语言、思维的发展和成人的教育有关。婴幼儿的生活需要依靠成人的帮助,父母应及时应答儿童的需要有助于儿童心理的正常发育。否则,可能会产生消极的行为问题。父母要按社会标准满足儿童的合理要求。用诱导方法而不是强制方法处理儿童的行为问题,可以减少对立情绪,有利于儿童控制力的发展。

     3)意志: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其自觉、坚持、果断和自制能力。

     4)社交能力:从小给予儿童积极愉快的感受,如:喂奶时不断抚摸孩子,与孩子说话、交流、讲故事,这都会增加孩子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的生活能力。培养儿童之间相互友爱,鼓励孩子帮助朋友,增进善良的情绪;在游戏中学习遵守规则,团结友爱,互相谦让,学习与人的交流,增进语言交流能力。

     5)创造能力:人的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密切有关。通过讲故事、游戏、绘画、听音乐、表演、自制小玩具等可以发挥儿童的智慧;启发式的向儿童提问题,引导儿童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可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发挥儿童的智慧。

         3.父母和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

        父母的教养方式、管理态度和与小儿的亲密程度等与儿童个性的形成与适应社会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小与父母建立相依感情的儿童,日后会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父母及时对婴儿的咿呀学语做出应答可促进儿童的语言和社会应答能力的发展;婴儿期与母亲密切接触儿童,语言和智能发育较好。父母采取民主方式教育的儿童善与人交往,机灵、大胆而有分析思考能力;反之,如父母要求过严,常打骂儿童,则儿童缺乏自信心、自尊心,持强性和紧张性较高,对人缺乏感情,他们的戒备心理往往使他们对他人的行为和意图产生误解。父母过于溺爱的儿童缺乏独立性、任性、情绪不稳定。因此父母应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理解儿童的行为,以鼓励的正面语言教育为主,对儿童的不良行为应及时说服抑制;父母更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教育儿童。

关闭窗口

相关内容
慢性咽炎切忌乱用抗生素
正确预防紫外线伤害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生活中的中药排石…
中西医结合医院里的“杏林春暖”
高佃华:让高龄骨折老人重获新生
长期咳嗽需警惕咳嗽变异性哮喘
二型糖尿病易并发脂肪肝
浅谈儿童心理卫生的培养
老年精神异常常见的“信号”有哪些?…
冬季吹冷风 谨防得面瘫
  网站链接

地址:淄博市张店区金晶大道8号 邮编:255026

医院总值班:0533-2680009 急诊就医:0533-2582257

体检咨询:(周一到周六)2585917 导医咨询台:2582380

备案号:鲁ICP备2022025750号